2019年4月5日 星期五

「施捨(給予、分享)」的恩賜(一)——施捨的真義
經文:羅十二28;徒二44~45;四34~35;十一29~30
鑰節: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施捨的,就當誠實;治理的,就當殷勤;憐憫人的,就當甘心。(羅十二8)
參考經文:路三11;羅一11;林前十六1~4;林後八~九;弗四28;帖前二8;提前六17~19;來十三16;約壹三16~18
提要
        「施捨」原文「metadid0mi」意思是「給予、分享」。保羅所題到「施捨」這項恩賜,中文和合本翻譯為:「施捨的,就當誠實」(羅十二28)。其他主要中文的譯本略有差異:中文新譯本譯為「把財物分給人的,要真誠」。「把財物」旁邊加了虛線,表示原文並無這些字。現代中文譯本譯為:「是施與的,應該慷慨」。台語漢字版譯為:「賙助的,若用實心」。恢復本聖經則譯為:「分授的,就當單純」。他們的講解是:「指分授以供應教會中缺乏者,並顧到教會實際需要的人」。若綜合以上不同版本的翻譯,就能讓我們更清楚「施捨(給予、分享)」這項恩賜的含意了。
        另外,我們再看三種不同版本的英文聖經,是如何翻譯的。KJV的譯本:「he that giveth, let him do it with simplicity.」,它強調施捨是給與,要存單純的動機。NIV的譯文是:「if it is contributing to the needs of others, let him given diligently.」它指出捐助給需要者,要盡其所能的給予。RSV則翻譯為:「he who contributes, in liberality.」,它提到施捨,需要自動而大方。這些都在描述「施捨(給予、分享)」這項恩賜,使用時的方式和心態。
        「施捨」若按原文的意思,更準確的翻譯,應是一種「給予、分享」的恩賜。這兩種翻譯,其實有某種程度上的不同。「施捨」似乎是有階級之分,在收授之間,存在著上對下的關係。但「分享或給予」則站在較為平等的地位,而非一種救濟與被救濟之間的關係。因此,這項恩賜真正的意義,在於具有「metadid0mi」恩賜的人,會慷慨的,不求回報的,只因單純愛主的緣故,把自己所有的拿出來和他人分享。並且對上帝、對人都真誠以待,而這正是肢體之間一種互補的工作,是真正表達彼此相愛的俱體表現。
        其實「metadid0mi」這項恩賜,不單指財物上的分享,也可以指屬靈恩賜的分享(羅一11),更可指上帝福音的分享(帖前二8)。「施捨(給予、分享)」這項恩賜(註:為了統一我們使用和合本的翻譯,但在括弧中加註:給予、分享)是有更深更廣的意義,也是基督肢體彼此相愛的最佳途徑。
默想
1.「施捨(給予、分享)」的恩賜,並非一種救濟的行為。對於基督的肢體,它有著更崇高和寬廣的意義。它指的是一種給與和分享,是一種彼此相愛的具體實踐。因此,擁有這項恩賜的人,在心態上一定要謙虛、真誠而慷慨。存著感恩的心來從事這項服事,因為一切是由於上帝豐富的供給和恩典,我們才能與別人分享。
2.「施捨metadid0mi」不單指金錢物質的分享,它也指屬靈及福音的分享。因此,擁有這項恩賜的人,是有福氣的。它能真正實踐Agape的愛,且流露出豐盛的生命。
聖靈的應許
1.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施捨的,就當誠實;治理的,就當殷勤;憐憫人的,就當甘心。(羅十二8)
2.因為我切切的想見你們,要把些屬靈的恩賜分給你們,使你們可以堅固。這樣我在你們中間,因你與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羅一11~12)
3.我們從前在腓立比被害受辱,這是你們知道的。然而還是靠我們的上帝放開膽量,在大爭戰中,把上帝的福音傳給你們。(帖前二2)
在聖靈裏禱告
        親愛的主阿!有時您也給我們擁有「施捨」的機會,求您嚴嚴教導我們,在心態上一定要謙虛、真誠而慷慨,且存著感恩的心來從事這項服事。叫我們明白,一切是由於上帝豐富的供給和恩典,我們才能與別人分享。奉主耶穌聖名,阿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