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憐憫人」的恩賜(八)——耶穌的經歷
經文: | 太十七15;可五19;九22;路七13 |
鑰節: | 主看見那寡婦就憐憫她,對她說:「不要哭。」(路七13) |
參考經文: | 太九36;十四14;十五32;可六34;八2 |
提要 主耶穌對於祂自己的教導,總是身體力行,為我們留下美好的榜樣。道成肉身的主,願意屈就卑微,承受十字架的痛苦,最大的理由,就是出於祂那無法言諭的「憐憫」(路一78~79)。主在世的日子,所行的一切,正是因為祂那無限的慈愛和憐憫(太九36;十四14;十五32;可六34;八2)。 有一次,主耶穌和門徒坐船渡海之時,突遇大風浪,船幾乎要沉。主帶著權柄和大能,命令並且斥責風浪。之後,祂來到東岸格拉森人的地方,為了去尋找那位長年被污鬼轄制、折磨的生命。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是主親自主動去探訪他,而這為被鬼附的人,乃是個外邦人。主的憐憫和慈愛,臨到他身上,把他從魔鬼的權勢下,拯救出來。釋放了他,使他重獲自由和生命(太八28~34;可五1~20;路八26~39)。這人感激之餘,原本向主懇求,要與祂同行,但耶穌不許,卻對他說:「你回家去,到你的親屬那裡,將主為你所作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樣『憐憫』你,都告訴他們」。何等奇妙!這位原本被群鬼附身的人,如今成為福音使者,他所傳揚的正是主的作為和憐憫。 另外一次,主才從榮耀的變貌山上下來,見著一位走頭無路,苦惱受挫的父親。因為他的孩子被鬼附著,而門徒卻無法為他破除魔鬼的轄制。這位可憐心急如焚的父親,跪求耶穌說:「主阿!憐憫我的兒子,他害癲癇的病很苦,屢次跌在火裡,屢次跌在水裡」(太十七15)。「鬼屢次把他扔在火裡、水裡要滅他,你若能作什麼,求您憐憫我們,幫助我們」(可九22)。這位父親祈求的重點,在於想得著主的「憐憫」,而這正是禱告蒙垂聽的重要因素之一。主果然憐憫施恩醫治了他的兒子(太十七14~23,可九14~32,路九37~45)。 最後,我們來看這位憐憫的主,在迦百農治好百夫長的僕人之後,次日走了約25哩的路程,來到拿因城外。為了一個剛死了兒子的寡婦,她那淒涼的景況,絕望的淚水,引發耶穌無限的同情。聖經描述說:「主看見那寡婦,就憐憫她。對她說:『不要哭』」。主親自向陰間發出命令,死亡便交出少年人的生命,耶穌將孩子交回寡婦的手中(路七11~17)。這是何等的憐憫,何等的愛!其實主在世上所行的一切,我們都可以從中感受到,背後隱藏深深的憐憫。 | |
默想 1.主的憐憫表現於祂溫柔的安慰,慈愛的撫摸,大能的吩咐,和溫馨的交回。其實主作在拿因城寡婦身上的,也必能作在你身上。同樣主要我們,也能作在其他肢體的身上,這正是聖靈賜下「憐憫人」恩賜的目的。 2.主趕出格拉森人身上的污鬼之後,要他回家去,將主為他所作的,是何等大的事,是如何憐憫他,都告訴他們。不錯,福音就是傳揚主的憐憫,救恩的本質正是主的憐憫。 | |
聖靈的應許 1.耶穌和門徒到了眾人那裡,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跪下,說:「主阿!憐憫我的兒子。他害癲癇的病很苦,屢次跌在火裡,屢次跌在水裡。」耶穌斥責那鬼,鬼就出來,從此孩子就痊愈了。(太十七14~15,18) 2.耶穌不許,卻對他說:「你回家去,到你的親屬那裡,將主為你所作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樣憐憫你,都告訴他們。」那人就走了,在低加波利,傳揚耶穌為他作了何等大的事,眾人就都希奇。(可五19~20) 3.主看見那寡婦就憐憫她,對她說:「不要哭。」於是進前按著槓,抬的人就站住了。耶穌說:「少年人,我吩咐你起來。」那死人就坐起,並且說話,耶穌便把他交給他母親。(路七13~15) | |
在聖靈裏禱告 親愛的主阿!您教導我們明白,福音就是傳揚您的憐憫,救恩的本質正是您的憐憫。願聖靈的火,大大燃燒我們灰冷的心,恢復我們起初的愛心和熱心,能把握機會將福音傳揚。奉主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