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4日 星期一

「作先知」的恩賜(六五)——哈該的經歷
經文:該一1~11;二1~9
鑰節:這殿仍然荒涼,你們自己還住天花板的房屋麼?現在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你們要省察自己的行為。」(該一4~5)
參考經文:拉五1;六15
提要
        接著讓我們來查考舊約中最後三位先知哈該、撒迦利亞和瑪拉基,他們都是猶太人歷經了七十年被擄的歲月,在他們歸國後,上帝所興起的僕人。哈該是三人中最早作先知的,但他作先知的時間,前後僅四個月,可是他的信息收效極為宏大,既使對今日的信徒,仍是具永恆的價值。可見生命不在乎長短,而在乎內容,事奉也不在乎長短,而在乎果效。
        當時選民雖然在所羅巴伯的領導之下,回國重建聖殿,但不久即遇到各種困難,敵人的壓迫控告。他們勢單力薄,建材又不足,災荒連連,收成不良,百姓意志消沉,就把建殿的工作給停頓下來。這一耽延便過了十六年,哈該這時被上帝興起,他看見雜草叢生,亂石橫堆,根基荒蕪,聖殿荒涼。因此上帝的話臨到先知哈該說:「這殿仍然荒涼,你們自己還住有天花板的房屋麼?」哈該心中痛苦萬分,百感交集,上帝將鼓勵百姓重建聖殿的重責大任交付哈該。
        哈該是位有膽識,有信心,有異象的先知,他所傳的信息簡潔有力,直截了當。他只傳「耶和華如此說」,絕不加上自己的意思或感受,由於他的誠懇與坦白,感動所羅巴伯與約書亞的合作。所羅巴伯有君王的血統,約書亞為大祭司,而哈該則為先知,這三個人合作無間,加上百姓被喚醒,踴躍加入,因此重建聖殿的工作就能積極地進行了。
        哈該的信息,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他教導百姓,要把上帝的事擺在第一位,那麼其餘個人的事就能得著解決。他一針見血的指出他們問題所在:「這殿仍然荒涼,你們自己還住有天花板的房屋麼?現在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省察自己的行為,你們撒的種多,收的卻少,你們吃卻不得飽,喝卻不得足,穿衣卻不得暖,得工錢的將工錢裝在破漏的囊中。」(該一3~6)哈該直言不隱地指出,猶太人的不幸,其主因乃是因為他們不在意上帝的殿,單顧自己的事,不願獻上自己的力量,重建聖殿。這不也是今日許多信徒的光景嗎?在奉獻的事上不夠積極,不盡本份,以至於上帝的家,上帝的工作給耽誤了。但值得注意的,是自己因此得不著上帝更大的賜福。
默想
1.哈該在短短四個月中,忠心完成了上帝託付的使命,哈該只作上帝要他作的事,只說上帝要他傳達的信息。其實每一位上帝的僕人,都接受上帝不同的呼召,只要我們能忠心順服,就能滿足上帝的心。
2.哈該提醒我們,要把上帝的事擺在第一位,要為上帝建造,剛強作主工。特別在奉獻的事上,不能搶奪上帝的份。任何教會或上帝聖工的缺乏,其實都是基督徒的羞恥,因為有許多信徒並沒有將當納的十分之一獻上。深願哈該的信息,能再次激勵我們,對上帝和他的事工忠心,便是信徒蒙福之道。
聖靈的應許
1.這殿仍然荒涼,你們自己還住天花板的房屋麼,現在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你們要省察自己的行為。」(該一4~5)
2.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你們要省察自己的行為。你們要上山取木料,建造這殿。我就因此喜樂,且得榮耀,這是耶和華說的。」(該一7~8)
3.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過不多時我必再一次震動天地、滄海,與旱地,我必震動萬國,萬國的珍寶,必都運來〔或作萬國所羨慕的必來到〕,我就使這殿滿了榮耀。」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萬軍之耶和華說:「銀子是我的,金子也是我的。這殿後來的榮耀,必大過先前的榮耀,在這地方我必賜平安,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該二6~9)
在聖靈裏禱告
        親愛的主阿!請提醒、教訓我們,總要把上帝的事擺在第一位,特別在奉獻的事上,我們不敢搶奪上帝的份,願獻上當納的十分之一,也願更多關心教會、福音機構聖工上的需要。奉主聖名,阿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