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化」的恩賜(六)——巴拿巴的經歷
經文: | 徒四36~37;徒十一23~24;十四22 |
鑰節: | 有一個利未人,生在居比路,名叫約瑟、使徒稱他為巴拿巴。(巴拿巴繙出來,就是勸慰子)(徒四36) |
參考經文: | 徒九27;十五22~35 |
提要 巴拿巴是使徒行傳中一位出色的平信徒。路加對他的介紹簡捷而特別:「有 個利未人,生在居比路,名叫約瑟,使徒稱他為巴拿巴(巴拿巴繙出來就是勸慰子)。」(徒四36)他原名是約瑟,但使徒卻都稱呼他為「巴拿巴」。這原是亞蘭文,意思是指用說話來鼓勵、勸導、安慰人。因此稱之為「勸慰子」(parakleesis huios),這是因為巴拿巴實在擁有「勸勉和安慰」的恩賜。後來,路加更進一步形容巴拿巴的為人:「這巴拿巴原是個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於是有許多人歸服主」(徒十一24)。 若將這兩節經文連起來看,不難發現,巴拿巴乃是「勸化」恩賜最佳代表人物。他的生命展現出幾種特質:(一)原是好人:他樂善好施,對人寬厚。(二)被聖靈充滿:他的生命被聖靈所得著、佔有,能展現聖靈的大能。(三)大有信心:他對主忠誠和信靠。這些正是「勸慰子」巴拿巴,生命中所彰顯出來的見證。他必定是位說話滿有恩膏,滿有聖靈安慰,能把人從陷落處扶起之人。這樣的恩賜,在今日的教會中是多麼需要呀! 當保羅歸主之初,眾人對他仍存戒心,無人願意接納他。唯有巴拿巴接待他,領他去見使徒。巴拿巴了解這位年青的弟兄,此時所需要的,不是指責和教導,而是勸勉、安慰和接納。由於巴拿巴的扶持和幫助,保羅方能開始他的事奉,從此,成為上帝重用的僕人(徒九26~30)。巴拿巴被派至安提阿的教會,也是因為使徒看重他有勸勉的恩賜。「他到那裡,看見上帝所賜的恩,就歡喜勸勉眾人,立定心志,恆久靠主」(徒十一22~23)。值得注意的是,巴拿巴了解保羅的潛能,看出安提阿的需要;他也明白上帝的心意和計劃,故毅然邀請保羅加入他的服事團隊,成為他的同工。在他的激勵和協助下,保羅後來成為初代教會最具影響力的使徒(徒廿24)。即使巴拿巴因保羅的興起,後來退居在保羅之下,他也毫無怨言。因為他所看重的,是主的工作而,非個人的成就。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對馬可的提拔。在馬可軟弱時,他扶持鼓勵和安慰馬可(徒十五38~39;西四10)。巴拿巴不惜為馬可而與保羅分開,因為他知道馬可更需要他。他自動選擇了成全別人,犧牲自己,來完成他「勸慰」的事工。巴拿巴為主將這位年青的工人馬可得回了,至終又使馬可成為保羅的同工。這是巴拿巴順服聖靈引導,發揮他「勸慰」恩賜的結果。 | |
默想 1.巴拿巴一生都行在聖靈的引導之下,發揮他「勸勉、鼓勵、安慰」別人的恩賜。在許多關鍵時刻,他總是不顧自己的得失,不顧傳統的約束,不顧別人的反對,作該作的事,盡該盡的責任。一切都以聖靈的感動和引導為依據,來執行主所賜的職分。 2.保羅和馬可兩人,其實是巴拿巴所提拔和成全的。雖然他們二人服事的成就大大超越巴拿巴,但巴拿巴的服事,仍是可貴且被記念的。 | |
聖靈的應許 1.有一個利未人,生在居比路,名叫約瑟,使徒稱他為巴拿巴(巴拿巴繙出來、就是勸慰子)。他有田地,也賣了,把價銀拿來,放在使徒腳前。(徒四36~37) 2.掃羅到了耶路撒冷,想與門徒結交,他們卻都怕他,不信他是門徒。惟有巴拿巴接待他,領去見使徒。把他在路上怎麼看見主,主怎麼向他說話,他在大馬色,怎麼奉耶穌的名放膽傳道,都述說出來。於是掃羅在耶路撒冷,和門徒出入來往。(徒九26~28) 3.這風聲傳到耶路撒冷教會人的耳中,他們就打發巴拿巴出去,走到安提阿為止。他到了那裡,看見上帝所賜的恩就歡喜,勸勉眾人,立定心志,恆久靠主。這巴拿巴原是個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於是有許多人歸服了主。他又往大數去找掃羅。(徒十一22~26) | |
在聖靈裏禱告 親愛的主阿!我們願學像巴拿巴,一生都行在聖靈的引導之下,發揮他「勸勉、鼓勵、安慰」別人的恩賜。他總是作該作的事,盡該盡的責任。一切都以聖靈的感動和引導為依據,來執行主所賜的職分。求主賜我們效法的力量。奉主耶穌聖名,阿們!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