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的恩賜(二)——定義(2)
經文: | 林前十二28 |
鑰節: | 上帝在教會所設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其次是行異能的,再次是得恩賜醫病的,幫助人的,治理事的,說方言的。(林前十二28) |
參考經文: | 可十42~45;腓二5~8 |
提要 哥林多前書十二章保羅論及聖靈的恩賜,他再次提到「治理」這項恩賜,這回他使用了另一個希臘文「kuberneesis」是複數,意思是「教會中的管理部門」。中文和合本及新譯本聖經,將這恩賜譯為「治理事的」,中文現代譯本譯為「能夠管理事務」,而恢復本和台語漢字版聖經,則譯為「治理的」;另外英文KJV譯為「governments」,而NIV譯為「administration」。 保羅之所以特別突顯治理事的恩賜,乃因當時得救的人與日倍增,教會中事務繁雜,必須有人分擔。那時有些人開始不辭辛勞,主動幫忙,鉅細糜遺地把每件事工處理得宜,在他們身上,就顯出這項恩賜的特質來。 「治理事的」這項恩賜的事奉,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耶路撒冷教會,剛成立之初,由於增長速度太快,使徒們無法兼顧到每一個人的需要。有些人就乏人照顧,許多肢體受到虧損,怨聲四起,主的名因此得不著榮耀。於是使徒門設立了七位執事,專門管理飯食,照顧貧困,供應需要。以此推斷,它也許是教會邁向組織化、管理化的初階,後來才逐漸有各項職分的設立。如長老、監督、牧師等等的設立,各人各司其職,而使基督的身體得以正常的發展,肢體間彼此得著建造。 舊約聖經中記載摩西也有類似的經驗,原本所有的百姓,都靠他一人來治理,以至於眾百姓從早到晚,都站在摩西的左右,要等他斷案(出十八14)。使得摩西和百姓都疲憊不堪,於是摩西的岳父葉忒羅對他說:「你這作的不好,你和百姓必都疲憊,因為這事太重,你獨自一人辦理不了」(出十八17~18)。在葉忒羅的協助下,從以色列人當中,揀選了有才幹的人,立他們為百姓的首領。立了千夫長、百夫長、五夫長、十夫長的,共同協助摩西管理百姓(出十八25)。如此分層負責,使得管理的工作,井然有序,並效果大增,這也正是教會管理的起源。 今日的教會在組織上,較往昔已健全許多,但仍有二種情況需要改善,一是授權不夠充分,因此在上的常感疲乏;二是許多教會的管理事工分配不出去,因為弟兄姊妹參與的心不夠積極。這兩項都需要給予更清楚的教導,也需要聖靈來復興,火熱弟兄姊妹們的心。 | |
默想 1.「治理的」(kuberneesis)原文是複數,表示教會需要各種管理的事奉。祈求聖靈感動更多有心、有恩賜的人,參與教會管理的事奉。 2.「充分授權」與「積極參與」,是今日教會每位信徒所需要的。唯有更多的人加入這項事奉的行列,教會的組織、行政工作,才能更健全,達到好的效果,不要忽略「治理的」這項恩賜的重要性。 | |
聖靈的應許 1.上帝在教會所設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其次是行異能的,再次是得恩賜醫病的,幫助人的,治理事的,說方言的。(林前十二28) 2.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十44~45) 3.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祂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腓二5~7) | |
在聖靈裏禱告 親愛的主阿!求您在今日眾教會中,興起更多的弟兄姊妹積極參與事奉。懇求聖靈來復興,且大大火熱弟兄姊妹們的心。奉主耶穌聖名,阿們!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