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4日 星期日

「勸化」的恩賜(一)——定義(1)
經文:羅十二8
鑰節: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施捨的,就當誠實;治理的,就當殷勤;憐憫人的,就當甘心。(羅十二8)
參考經文:徒十一23;十四22;十五30~32;十六40;廿1,2;林前十四3;帖前五14~22;來十二24~25
提要
        保羅在羅馬書十二章,提出了另一種服事人的恩賜,那就是「勸化」。原文「parakale0」當動詞用時,意思是勸告、警誡、禱告、懇求、安慰,在新約中共出現108次。這字當名詞用時,「parakleesis」意思是招呼、勸勉、安慰、請求的一種舉止或言語,在新約中共出現29次。中文和合本聖經,將它譯為「勸化」,中文新譯本譯為「勸慰」;另外現代中文譯本、台語漢字本及恢復本,都譯為「勸勉」,這些翻譯在某種程度上是有差別的。英文KJV譯為「exhortation」偏重在勸告或勸勉,NIV譯為「encourage」,則偏重在鼓勵、激勵、幫助和支持。可見「勸化」的恩賜,是有多方面的意思。勸化的服事在建造基督的身體上,是相當重要的。
        初代教會「勸勉」是教會成長的一環。彼得在被聖靈充滿後,「用許多話作見證,『勸勉』他們」(徒一40),那天門徒因此增加了三千人。巴拿巴也曾被派到安提阿那裡,看見上帝所賜的恩,「就歡喜『勸勉』眾人,立定心志,恆久靠主」(徒十一23)。猶大和西拉同樣來到安提阿,「用許多話『勸勉』弟兄,堅固他們」(徒十五32),保羅更是在他所到之處,「勸勉」眾人和門徒(徒十六40;廿1,2)。在他的書信中,一共使用這兩個字有74次之多,來描述他的事奉,他與人的互動,和對信徒的教導。可見這項恩賜在教會肢體的運作上,是不可忽略的。
        「勸化」的恩賜,乃是指聖靈賜與人,傳講上帝話語的才幹和能力。擁有此項恩賜的人,通常熱心於傳講上帝的話語,以此激勵其他信徒,引領他們信靠委身基督。他們能感動聽眾的心,觸動他們的良知和意志,激發他們的信心。促使他們更深地降服在基督裡面,更完全地彰顯聖靈的果子,並且更徹底地與世界分別出來(徒十一23;十四22;十五30~32;十六40;林前十3;帖前五14~22;來十24~25)。教會中有「勸化」恩賜的人,就如同「光和鹽」會發揮照亮和調和的工夫,在肢體之間,成為眾人的幫助。擁有這項恩賜者,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完全降服在聖靈裡面,並且甘心順服聖靈的帶領,尋求智慧和能力,耐心和愛心。 
默想
1.「勸化」是一項特別的恩賜,除非你自己擁有豐富的生命,且與基督建立密切的關係。在主的話語上深厚的紮根,否則如何去「勸化」別人呢?又拿什麼去「勸化」別人呢?深願我們能先「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羅十二1),以此作為邁向這項恩賜的第一步。
2.具有「勸化」恩賜的人,常用上帝的話來幫助人,堅定人的信心。以振奮鼓勵的方式,來激發他為主而活,並且活出主來,也就是在生活中,能有美好的見證。
聖靈的應許
1.彼得還用許多話作見證,勸勉他們說,你們當救自己脫離這彎曲的世代。於是領受他話的人,就受了洗。那一天,門徒約添了三千人,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徒二40~42)
2.他到了那裡,看見上帝所賜的恩就歡喜。勸勉眾人,立定心志,恆久靠主。(徒十一23)
3.他們既奉了差遣,就下安提阿去,聚集眾人,交付書信。眾人念了,因為信上安慰的話,就歡喜了。猶大和西拉也是先知,就用許多話勸勉弟兄,堅固他們。(徒十五30~32)
在聖靈裏禱告
        親愛的主阿!教會中有「勸化」恩賜的人,如同「光和鹽」會發揮照亮和調和的工夫,在肢體之間,成為眾人的幫助。求您幫助那些蒙您選召有「勸化」恩賜的人,能完全降服在聖靈裡面,並且甘心順服聖靈的帶領,尋求智慧和能力,耐心和愛心。奉主耶穌聖名,阿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