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1日 星期一

「使徒」的恩賜(九)——安得烈的經歷
經文:約一35~42;六1~14;十二20~22
鑰節:他先找著自己的哥哥西門,對他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彌賽亞繙出來,就是基督)於是領他去見耶穌。(約一41)
參考經文:太十1~4;可一16~18;29~31;三16~19;十三3~4;路六13~16;徒一13
提要
        安得烈和彼得是親兄弟,雖然名氣沒有彼得那麼大,但他卻比彼得先認識主,因為彼得是由安得烈引領而認識主的。我們可以這麼說,沒有安得烈引薦就沒有後來的彼得,而引人歸主正是使徒安得烈一生最美的事奉。他總是成為人和主之間的橋樑,藉著他許多人能認識主,他領人歸主和廣傳福音的熱忱,在使徒中是很突出的。
        聖經中三次提到安得烈,也就是他三次領人到主面前的見證。這三次他將人領到基督面前的舉動,日後在整個福音的事工上,也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首先是在他遇見主之後,便去找他的哥哥,並且將西門彼得介紹給主。彼得後來成為初代教會的開拓者,和大有能力的使徒,後人也因他的引介而受益(約一35~42)。
        之後,安得烈帶領那位帶著五餅二魚的小孩來見耶穌,成就了五千人吃餅得飽的神蹟。安得烈的細心和信心,在許多小事上顯明出來,特別是他知道在適當的時機、適當的地點、完成適當的使命(約六8~9)。
        最後,也是他同腓力,一起將一些希利尼人帶來見耶穌(約十二20 ~22)。我們若進一步去比較安得烈三次引人歸主的過程,這將是我們作個人佈道的美好榜樣。安得烈是有步驟、有策略,是循序漸進的。首先是自己的親人,其次是自己的同胞,最後是外邦人。由近而遠,由親而疏,這也正符合主升天前對門徒所賜的命令:「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一8)
        我們可想而知,在安得烈有生之年,他所引領而歸主的人,必定不計其數。他憑著愛心和智慧,成為初代教會領人歸主的先鋒,也為個人佈道立下美好的榜樣。相傳,他曾在西西亞、以弗所等地傳福音,後來在希臘的派特西為主殉道,被釘在X型的架上,經過幾天的折磨而死,後人稱這種X型架,為聖安得烈架。聖經中雖然不多記載他的豐功偉業,但他至死忠心事奉主,所帶出的影響力卻是無可限量的。
默想
1.安得烈領人歸主的熱忱,是建立在他對主的信心,和親身經歷主大能之上。也是基於他對人真實的愛心,和從聖靈而來的智慧。若要成為現代的「使徒」,這些條件都是我們應當具備的。宣教的熱忱,、必需根植於對基督耶穌的獻身、投身和委身。
2.安得烈一生雖未著書立說,但他的行動就是最好的見證。他忠心地扮演了主所賦予他的角色?得人漁夫。他成為個人佈道、引人歸主的先鋒。親愛的,可能我們無法成為一位偉大的佈道家,或大有能力的講道者,但我們仍然能成為另一個安得烈。
聖靈的應許
1.他先找著自己的哥哥西門,對他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彌賽亞繙出來,就是基督)於是領他去見耶穌。耶穌看著他說:「你是約翰的兒子西門,你要稱為磯法。(磯法繙出來、就是彼得。)」(約一41~42)
2.有一個門徒,就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對耶穌說:「在這裡有一個孩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只是分給這許多人,還算甚麼呢?」耶穌說「你們叫眾人坐下。」原來那地方的草多,眾人就坐下,數目約有五千。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就分給那坐著的人。分魚也是這樣,都隨著他們所要的。他們喫飽了,耶穌對門徒說:「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免得有蹧蹋的。」他們便將那五個大麥餅的零碎,就是眾人喫了剩下的,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約六8~13)
3.耶穌順著加利利的海邊走,看見西門,和西門的兄弟安得烈,在海裡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他。(可一16~18)
在聖靈裏禱告
        親愛的主阿!我們願像安得烈一樣,能成為人和主之間的橋樑,藉著我們讓許多人認識主,求主來使用我們這些卑微的器皿。奉主聖名,阿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