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8日 星期一

行異能的恩賜(十六)——目的(8)為著人的需要
經文:出十六1~5;31~35;十七1~7;可六30~44
鑰節:耶穌回答說:「你們給他們喫罷!」,門徒說:「我們可以去買二十兩銀子的餅,給他們喫麼?」(可六37)
參考經文:出十三21~22;四十34~38;太十四13~21;路七11~17;九10~17;約六1~14;十五22~27;十六8,11~13
提要
  神蹟的另一個目的,就是上帝為需要的子民所預備的。從舊約到新約有許許多多的實例,可以看見上帝使用神蹟來供應祂百姓的需要。當以色列人出埃及,來到沙漠邊緣以倘安營之時,一件不尋常的事情發生了,「耶和華在雲柱中領他們的路」(出十三21)。此後40年,在那又廣大、又可怕的曠野中,慈愛的上帝白天以雲柱,晚上以火柱來帶領他們,保護他們,直到進入應許之地為止(出十三21,22;四十34~38)。
  這些百姓沒有貯備衣物用品,也不知道賴以維生的食物和水從何而來。這一切上帝早就為他們預備了,天降嗎哪的神蹟(出十六1~5,31~35)成為以色列民在曠野漂流40年,所賴以維生的食物。而磐石流出的水(出十七1~7)也隨時補充他們乾渴的需要。當然,在舊約中還有許許多多的神蹟,是因著人的需要,上帝的憐憫而施行的,我們留待以後再逐一來查考。
  在新約中我們同樣看見許多神蹟的呈現,都是為了人的需要,特別是在四福音中,我們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蹟,更是表現了祂對人的憐憫與側隱之心。每當看到那些流離失所、無人看管的群羊,陷在病痛和魔鬼的轄制之中時,主總是以祂的大能,施行神蹟來釋放、解決他們的問題,和供應他們的需要。
  有一次主來到曠野地,許多人跟隨祂,要聽祂講道,馬可描述說:「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於是開口教訓他們許多道理。」當時天色已晚,門徒建議主說:「這是野地,天已經晚了,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四面鄉村裡去,自己買甚麼吃的。」耶穌卻回答說:「你們給他們吃吧!」門徒無法了解主為何如此說,接著主使用僅有的五個餅、兩條魚,餵飽了五千人(這只是男人,若加上婦女和孩子至少超過一萬人以上),並且還剩下十二籃子(可六30~44)。這是最典型說明主所行的神蹟,為了供應人的需要,不管是肉體的或是心靈上的需要。其實耶穌所施行的每一個醫治的神蹟、趕鬼的神蹟,有那一個不是因著人的需要呢?這世界和世人因為罪的緣故,原本上帝所創造美好的一切,遭受撒但和邪惡的破壞,使人身陷痛苦難以自拔之中。因此神蹟的施行,有時是為了修補這些遭受破壞的部份,這一切都是出於上帝的慈愛和憐憫。
默想
1.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40年,上帝不曾離開他們,那雲柱、火柱不曾一刻消失,嗎哪也不曾停止降下。既使在以色列人抱怨連連,悖逆不順服到極點之時,這神蹟的恩典仍然持續。其實,在我們生活之中不也是如此嗎?但願我們能深刻體會主在我們身上的恩典,那你就能經歷活在神蹟中的喜悅了。
2.主對門徒說:「你們給他們吃吧!」(可六37)這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我們雖然軟弱無能,但上帝是全能的,靠著聖靈所賜的恩賜和絕對的信心,我們也可以成為別人的供應。
聖靈的應許
1.日間耶和華在雲柱中領他們的路,夜間在火柱中光照他們,使他們日夜都可以行走。日間雲柱、夜間火柱,總不離開百姓的面前。(出十三21~22)
2.這食物,以色列家叫嗎哪。樣子像芫荽子,顏色是白的,滋味如同攙蜜的薄餅。以色列人喫嗎哪共四十年,直到進了有人居住之地,就是迦南的境界。(出十六31,35)
3.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於是開口教訓他們許多道理。天已經晚了,門徒進前來說:「這是野地,天已經晚了,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四面鄉村裡去,自己買甚麼喫。」耶穌回答說:「你們給他們喫罷!」門徒說:「我們可以去買二十兩銀子的餅,給他們喫麼?」耶穌說:「你們有多少餅,可以去看看。」他們知道了,就說:「五個餅、兩條魚。」耶穌吩咐他們叫眾人一幫一幫的,坐在青草地上。眾人就一排一排的坐下,有一百一排的,有五十一排的。耶穌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餅,遞給門徒擺在眾人面前,也把那兩條魚分給眾人。他們都喫,並且喫飽了。門徒就把碎餅碎魚,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喫餅的男人,共有五千。(可六34~44)
在聖靈裏禱告
        親愛的主阿!這世界和世人因為罪的緣故,將上帝所創造原本美好的一切,被撒但和邪惡破壞,使人身陷痛苦及難以自拔之中。感謝上帝施行神蹟、奇事,為了修補這些遭受破壞的部份,謝謝父上帝的慈愛和憐憫。奉主聖名,阿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