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1日 星期二

最大的恩賜(二七)──愛是不輕意發怒(1)
經文:林前十三1~13
鑰節: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林前十三5)
參考經文:出卅四6;民十四18;申四25;九18;卅20~29;卅二21;詩八十六15;一○三8;一四五8;拿四1~11;可三5;約二13~17;林前十22;林後十一2
提要
  「愛是不輕易發怒」(Love is not easily angered),「不輕易」的原文是被動語態,就是不容易被激怒的意思。保羅在此強調,擁有真愛的人不隨便發怒,也不輕意被激怒。值得注意的是,保羅並非說:「愛是不發怒」,而是「愛是不輕意發怒」;因此,「發怒」本身並不非絕對錯誤的行為,因為它是人情的一部份,也是上帝彰顯公義、厭惡罪惡、忍受悖逆、維護公義聖潔的一種反應(申四25;九18;卅20~29;卅三21)。聖經中有關發怒、怒氣的經文多達近三百節,其中有上帝的發怒,有人的發怒;但我們若仔細研究每一節關於上帝發怒的經文,就會發現都是為了人的悖逆、不信、不順服和偏行己路的結果。而人的怒氣,則大部份都是因為心裏急躁,受到別人的污辱、誤會、攻擊,甚或一點芝麻小事,或在不順遂、不舒服時內心的怒氣就會發作。許多人更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怒氣,將情緒發洩到別人身上,甚至是上帝的身上。還記得約拿奉命向尼尼微人宣講,他們若不悔改,上帝的審判將要臨到,尼尼微人因此真心悔改,上帝就施行憐憫不降罰於他們;約拿卻因此向上帝生氣,上帝兩次對他說:「你這樣發怒合乎理嗎?」(拿四1~11)。
  可見「發怒」本身必須合乎道理,上帝的怒氣都是因為人悖離了公義、聖潔和慈愛的原則。主在世時兩度潔淨聖殿,甚至拿繩子當鞭子趕出那些在聖殿中作買賣、兌換銀錢的人,因為他們把聖殿當成了賊窩,主的心焦急如同火燒(約二13~17;太廿一12~13;可十一15~16;路十九45~46);又有一次耶穌在安息日醫治一位手枯乾的人,受到眾人的議論和窺探,耶穌就「怒目」周圍看他們,憂愁他們的心剛硬(可三5)。你是否希奇這位最溫柔的主,這位心裏柔和謙卑的主也有生氣的時候?不錯,合理的發怒是上帝所允許的,就如保羅曾說:「我為你們起的憤恨,原是上帝那樣的憤恨。」(林後十一2)。
  親愛的,由於罪進入了人心,人都以自我為中心所以容易生氣。我們常過當的發怒卻將它合理化,所以保羅說:「愛是不輕意發怒」,也就是勉勵我們,要有主的生命、聖靈的內住,就不會隨便惹氣動怒上了撒但的當。
默想
‧當保羅寫到「愛是不輕意發怒」時,想必他心中是感觸良深的,因為面對他所愛的哥林多信徒,他真是愛之深責之切,一方面對他們說:「我為你們起的憤恨,原是上帝那樣的憤恨。」(林後十一2),一方面又對他們說:「我們可惹主的憤恨嗎?我們比祂還有能力嗎?」(林前十22)。不錯!上帝是輕慢不得的,絕對不要試著去惹動上帝的怒氣。
‧感謝主,因為「上帝是不輕意發怒的。」(出卅四6;民十四18;詩八十六15)
,所以我們才能因著祂無比的恩典和慈愛站立在祂面前,我們才能來到祂施恩寶座面前,蒙憐恤、得恩惠、作隨時幫助。
聖靈的應許
‧耶和華在他面前宣告說: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上帝,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出卅四6)
‧耶和華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赦免罪孽和過犯,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民十四18)
‧主阿!祢是有憐憫有恩典的上帝,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詩八十六15)
在聖靈裏禱告
  親愛的主阿!感謝祢,因祢是不輕易發怒的上帝,又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所以我們才能因著祢無比的恩典和慈愛,來到祢施恩寶座面前,蒙憐恤,得恩惠作、隨時幫助。奉主聖名,阿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