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恩賜(二六)──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2)
經文: | 林前十三1~13 |
鑰節: | 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林前十三5) |
參考經文: | 太六30;羅十五1,5;弗四2~3;西三1 |
提要 上帝忠心的僕人戴德生在他的傳記中曾記述:「我若有千磅英磅,絕不留下一磅不給中國,我若有千條生命,絕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這是「不求自己的益處」的愛,他愛的對象不只是中國更是基督。他以自己的青春生命奉獻給主,在中國設立了內地會,他放棄在英國舒適的生活及大好的前程,只為了主對他的呼召,他一生實踐了「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 雖然真正的愛是不以自我為中心,但並不是什麼都不求。主耶穌教導我們要「先求上帝的國,和上帝的義。」(太六33);保羅也要信徒們「當求上面的事。」(西三1);我們發現其中的差異,就是我們這個「自我」要擺在對的位置上,成為合乎主用的器皿。其實愛正是根據我們所求的動機及內容而定,上帝要我們追求的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短暫的虛榮,祂要我們追求「基督自己」,追求「上面的事」,追求「上帝的國」,追求「上帝的義」,追求「上帝的榮耀」。還有許許多多在聖經可以找到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就是幫助我們行完上帝所為我們個別預備的旨意。 保羅勉勵信徒:「我們堅固的人,應該擔代不堅固人的軟弱,不求自己的喜悅。」(羅十五1),他告訴我們:「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悅。」(羅十五3);不錯,這就是不求自己益處的愛了。聖法蘭西斯的禱詞為這不求自己益處的愛作了最美的詮釋:「使我作祢和平之子,在憎恨之處播下祢的愛,在傷痕之處,播下祢寬恕;在懷疑之處,播下信心,在絕望之處,播下祢盼望;在幽暗之處,播下祢光明,在憂愁之處,播下喜樂。在赦免時,我們便蒙赦免,在捨去時,我們便有所得;迎接死亡時,我們便進入永生。哦,主阿!使我少為自己求,少求受安慰,但求安慰人;少求被瞭解,但求瞭解人;少求愛,但求全心付出愛。」 親愛的,愛是信徒全部的生命,當我們了解愛是什麼時,我們才能甘心被聖靈使用並被基督的愛來充滿。但願我們能「不求自己的益處」,但求上帝的旨意在世上自由無阻的通行,而我們也成為祂愛的導管。 | |
默想 ‧「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像主耶穌、像保羅、像戴德生、像法蘭西斯,他們以自己的生命和生活去實踐「愛是不求自己益處」。但願這些人的見證和經歷,能幫助我們更渴慕三一上帝那完全的愛。 ‧「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但愛卻是為上帝國度和公義求。當我們的生命進深到被聖靈用基督的愛佔滿時,我們生命的方向就指著一個方向,那就是為主而活,活出基督、彰顯基督、見證基督,這樣的生命是建立在三一上帝的愛中。 | |
聖靈的應許 ‧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六33) ‧我們堅固的人,應該擔代不堅固人的軟弱,不求自己的喜悅。(羅十五1) ‧我願意你們曉得我為你們和老底嘉人,並一切沒有與我親自見面的人,是何等的盡心竭力。(西二1) | |
在聖靈裏禱告 親愛的主阿!我們不求別的,我們追求「基督自己」,追求「上面的事」,追求「上帝的國」,追求「上帝的義」,追求「上帝的榮耀」。聖靈阿!幫助我們,能行完上帝所為我們個別預備的旨意。奉主聖名,阿們!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