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7日 星期二

最大的恩賜(十三)──愛是恆久忍耐(1)
經文:林前十三1~13
鑰節: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林前十三4)
參考經文:賽五十三7;太廿七13~14;路十八7;林後十一23~十二13;來十二1~3;彼後三9
提要
  保羅一連三節「卻沒有愛」就「算不得甚麼」和「與我無益」的開場白,真是千古的呼喊並鏗鏘有力;對那些狂熱高舉恩賜,強烈依賴外顯恩賜,卻忽略那位賜恩者內在生命彰顯的信徒,可說是暮鼓晨鐘、鍼砭之言了。
  接下來,保羅一口氣提出了十六項「愛」(Agape)的詮釋;世上再沒有任何文字能超越它的範圍,保羅將「愛的真諦」和「愛的內涵」,表達得淋漓盡致。我們若仔細研讀查考,你會很容易地歸納出,它其實和「聖靈的果子」有異曲同工之妙。
  「愛」正是三一上帝生命的彰顯,讓我們以謙卑的心和敬虔的靈,來仔細默想查考其中豐富深邃的靈意;以便使我們在聖靈中,不只追求外顯的恩賜,更渴慕追求那超越一切的愛,也就是三一上帝本身,好讓我們能彰顯上帝的生命,成為真正屬靈的人。
  首先保羅將「恆久忍耐」(suffereth long──KJV)放在愛的首位,原文有「長期忍受的、有耐心的、寬容的」意思,這和第七節(林前十三7)「凡事忍耐」,在原文上並非同一個字意思也有所不同。「恆久忍耐」這個用字,與「聖靈的果子」中的「忍耐」可說是同樣的,指的是為愛忍受長期的痛苦與折磨。為何保羅要將「恆久忍耐」擺在「愛」的行為中的第一位呢?可能有兩個因素造成他如此重視「恆久忍耐」的重要性。
  第一、是他從主身上看見的,「恆久忍耐」是主在世上生活的特徵。祂不論對朋友和仇敵,都同樣有「恆久的耐心」;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祂在受難當頭,被譏諷、戲弄、羞辱、唾罵、鞭打,祂竟默默忍受,毫不反口(賽五十三7;太廿七13~14;來十二1~3);恆久忍耐不僅是主的聖德之一,其實祂本身就是「恆久忍耐」的化身(路十八7;彼後三9)。第二、是保羅本身的經歷,在初代教會中,很少人所受的苦比保羅更深(林後十一23~十二13)。他用百般的忍耐,藉著上帝所賜的能力,行完主在他身上的呼召。親愛的,這就是「愛」了,為了你所愛的對象,願意犧牲自己的一切,忍受一切的痛苦,只單單的為了愛。
默想
‧愛是「恆久忍耐」,就是「在受苦的時候不開口」(賽五十三7),也就是「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來十二2),這是主為我們留下的榜樣,讓我們思想主為我們忍受的一切,好在我們面臨相同情況時,也能靠著聖靈活出「恆久忍耐」的行為。
‧不知你在讀保羅受苦的經歷時(林後十一23~十二13),心中有何感想?是什麼促使保羅能「恆久忍耐」了呢?不只是仇敵、同胞對他的加害,朋友和弟兄姊妹對他的誤解,環境生活對他的壓迫;就連他所事奉最愛的上帝,也未治癒他曾三次祈求那根身上的「刺」,保羅都順服領受、甘心走過,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心中的「愛」賜給他信心和能力。
聖靈的應許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林前十三4)
‧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上帝寶座的右邊。(來十二2)
‧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祂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三9)
在聖靈裏禱告
  親愛的主阿!懇求祢,鍛鍊出我們耐力的強度,因為跟隨祢的路,是各各他十字架的路。祢倒空我們的「己」,我們要「忍耐」祢愛的破壞和重建;要認識祢,我們要「忍耐」祢,總是說的快但慢慢成就的應許;一次又一次的「忍耐」,最終,祢把在患難中有大喜樂、大盼望、大平安的能耐獎賞我們,叫世人驚嘆不已。主阿!熬煉我們,叫我們練就成「百般忍耐」的功夫。奉主聖名,阿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