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領受聖靈充滿
第四章 恩典雖多 領受卻少(2)
「我說的話講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語,乃是用聖靈和大能的明證。叫你們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哥林多前書第二章第四至五節
從世界中分別出來
當主耶穌應許賜下保惠師時,祂說:「真理的聖靈,乃世人不能接受的。」這個世界的靈只專注於眼睛可見之物,但在天上,上帝和祂的旨意就代表一切,所以這個世界與耶穌的聖靈一直處於彼此對抗、勢不兩立的狀態。這個世界曾排斥過耶穌,直至今日,它的力量甚至僭越了基督的名字,因此這世界仍舊是往日那個暴烈、不服從的敵人。
為此,耶穌對祂的門徒們說:「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約十七:16)與此相同地,保羅也說:「我們所領受的,並不是世上的靈,乃是從神來的靈。」(林前二:12)這兩種靈,一是世界的靈,一是上帝的靈,兩者正面臨著彼消我長、非生即死的衝突中。
所以上帝不斷地呼召祂的子民們要讓自己從這個世界中分別出來,並學習和聖徒一樣,將財寶和心都放置在天上。但這就是真的是我們在基督徒身上所看到的嗎?有誰敢這麼說嗎?當基督徒在行事和屬天的確據上達到一種無可挑剔的地步,大多數基督徒就會認為自己可以像別人一樣盡情地享受這個世界,而只有少數基督徒在言談舉止或性情本分上可以看見真正屬靈的心志。會有這樣的情形發生,事實不就是因為我們在追求優質靈命上所領受的太少、看見的太少嗎?
光亮可以趕走黑暗,屬天的聖靈也一樣會驅逐這個世界的靈。人若是不能交出自己,並得到耶穌和天上聖靈的充滿,或許他還是可以成為一個基督徒,但是他卻必須永遠活在這個世界的勢力之下。我們來聽聽整個教會發出的尖銳哭喊:「有誰能夠救我們脫離這個世界的掌控?」而你的回答應該是:「沒有任何的東西、任何人能夠做得到,但只是上帝的聖靈可以。而我則必須得到聖靈的充滿。」
我們是否站立穩固?
那些為著靈魂得救戮力的人埋怨常有許多人前一分鐘滿心熱忱,後一分鐘卻又興味全無。很多決志相信的基督徒在進入生活的循環影響,及面對得到靈命興旺或是接受世界的試探時,他們就停止了堅持。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令人皺眉的結果呢?因為他們所聽見的講道只有人的智慧和說服人的話語,而不是憑著聖靈的教導和祂的力量,所以他們的信心也只站立在人的智慧和工作上,而非上帝的大能。
若是會眾一直保持著講道中熱忱和知識性的助益,他們就還站立得住,當一旦失去時,他們就會開始逐漸放棄自己所信的。現在的講道內容很少是在顯明聖靈,因此靈魂無法被領到與永活上帝的接觸中;同樣地,有極多會眾的信心不在上帝力量的掌握中。
如果我們不立定在聖靈的保守之中,那麼聖經、講道和各樣的恩典都不是幫助,反而會變成阻礙。因為所有一切看得見的恩典都無可避免地會改變和退去,但聖靈帶來的信心乃是扎根於上帝的大能中,所以將永遠堅強、不會動搖。
為什麼仍然有許多人無法繼續站立得穩呢?上帝給我們的答案是因為聖靈的缺乏所致。我們要將每一個失敗的例子當成鼓舞,讓我們明白聖靈降臨的豐富恩典已不再,而這正是我們想望、必須向上帝祈求的福份。希望我們的心開始渴求、呼喊:「上帝的聖靈,乘四方的風來到吧,讓這些死去的靈魂重有氣息,再次活轉過來。」我們還要思想的是,我們為未信的人所付出的服事力量是多麼的微小。
在基督教的國家裡,福音工人的數量極其巨大,有多樣式、無間斷的聖經的傳揚,主日學老師的數目要以千、百來計算,不計其數的基督徒家長讓他們的子女認識上帝的話語,並帶領他們到救主基督的面前。但是,在這所有的事工之中所結出的果效,卻是稀少的可憐。
許多人在聽見福音後,表現出可有可無的態度,對於救恩,他們也不曾作出明確的決定。還有許多人從小到老都一直熟悉聖經,但他們的心靈深處卻不曾真正了解過上帝的話;他們覺得去教會聚會是一件很好、很令人高興和可以得到知識的事情,可是他們從未感受聖經的力量就像一把鐵鎚、一把利劍或一把火燄般臨到他們,而他們心靈得不到撼動的原因就是他們所聽的講道欠缺聖靈的教導和力量。由此我們可以明白地看見,我們的確大大地虧欠了五旬節聖靈充滿的豐富恩典。
這個問題要怪罪於傳道人,還是會眾呢?我個人覺得兩者都有過錯。傳道人就像是基督教團體的孩子,透過他們,我們可以看見父母在靈裡的健康情形是否正常;傳道人所倚靠的生命,其實就掌握在他們的會眾的手中。
當教友們對一個年輕的牧師所講的道感覺滿意、可以接受,他們的態度就會鼓勵他以相同的方式前進。其實教會中靈性較好的信徒可以助牧師一臂之力,讓整個教會更加渴望尋求聖靈的同在。若一位牧師沒有帶領他的會眾向上帝的聖靈求告一切的事,他這麼做其實是把會眾的信心放在人的智慧和人的工作上。
就是虧欠聖靈充滿的豐富恩典,才會造成一切的世俗和冥頑不悔!若單憑聖靈來自天上的力量,其實就可以再次征服人剛硬的心,並使之重新復甦。
──摘自「如何領受聖靈充滿 (In Search of Spiritual Excellence)」慕安得烈著 黃友華譯 大光宣教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