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最大的恩賜(四一)──愛是凡事忍耐(1)
經文:林前十三1~13
鑰節: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十三7)
參考經文:太十22;廿四13;可十三13;羅八28;十二12;提後二12;雅一12
提要
  在保羅「愛的詩篇」中,對愛的詮釋和實踐是完全的,是逐漸往上昇的,為了彰顯上帝之愛的完全屬性。值得注意的是保羅一開始就宣告「愛是恆久忍耐」(suffereth long;patient),而結尾他更直接了當地說:「愛是凡事忍耐」(always perseveres;endures all things),其實這兩個「忍耐」在原文是兩個不同的字,而且各有不同的意思。為愛長期受苦、輕看羞辱、忍受十字架的苦難,是出於上帝恩慈、憐憫的恩典之愛,是上帝法外施恩的愛。保羅要讓我們明白,這種愛只有藉著聖靈的充滿和內住,才能在信徒身上建立起來。
  當保羅再次宣告說:「愛是凡事忍耐」之時,他心中必定有著另一種對忍耐的感動和亮光。在這裏他所用「忍耐」一詞,原文有「逗留、留下、忍耐、遲延、耽延、躊躇」的意思,英文NIV翻為(always perseveres)就是:鍥而不捨、堅持不懈、專心一致持續地忍的意思。台語漢字版聖經將第一個忍耐譯為「寬容」,而第二個「忍耐」則譯為「吞耎」(thun-lu'n);「寬容」指出了「忍耐」的原因和內涵,而「吞耎」則指出了「忍耐」的時間和程度。
  在福音書中耶穌三次用這個字來對我們說:「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十22;廿四13;可十三13)。什麼是忍耐到底呢?就是堅持到最後一刻,不管遭遇多大的逼迫、遭遇多少患難,基督徒都必須「凡事忍耐」;因為末世的日子來到,人的愛心漸漸冷淡,人的耐心慢慢失去,這時基督徒生命及生活中所散發出的忍耐,就將成為眾人的見證;因此保羅一再鼓勵信徒:「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羅十二12),「我們若能忍耐,也必和祂一同作王。」(提後二12),雅各也同樣教導我們:「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祂之人的。」(雅一12)。
  親愛的,「愛是凡事忍耐」,無論任何發生在我我們身上的事,我們若能存著「凡事忍耐」的心去行,那就是基督之愛的彰顯了。但容筆者再強調一次,靠著我們自己的意志和努力,永遠無法做到「凡事忍耐」,雖然立志由得我們,只是到頭來還是會失敗的;唯有住在基督裏且生命與主連結,聖靈自然會賜下基督的忍耐給我們。
默想
‧其實從保羅的個性和他的天然人而言,他並不是一個非常有耐心的人,像早期對於馬可的中途而廢的行為,他就頗難寬容(徒十五36~41)。然而聖靈的雕鑿和基督的愛不斷改變提昇他,使他重新接納馬可,並且成為他的同工,甚至成為保羅「得安慰的人」(西四10,11;門20)。其中的轉折是三位一體上帝的愛使他明白:「愛是凡事忍耐。」。
‧保羅明白「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八28),這是「凡事忍耐」的另一種體驗和生命的流露。
聖靈的應許
‧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廿四13)
‧我們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作王;我們若不認祂,祂也必不認我們。(提後二12)
‧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雅一12)
在聖靈裏禱告
  親愛的主阿!能為愛長期受苦、輕看羞辱並忍受十字架的苦難,是出於上帝恩慈、憐憫的恩典之愛,也是出於上帝施恩憐憫的愛。主阿,我們只有藉著聖靈的充滿和內住,才能完成祢愛的託付。奉主聖名,阿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