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福音」的恩賜(廿六) ——基督的經歷(11)
經文: | 太九9~13;可二13~17;路五27~32 |
鑰節: | 耶穌聽見,就對他們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纔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可二17) |
參考經文: | 羅三1~31;腓二6~8 |
提要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傳道人和一些流氓、風塵女郎、賭徒、吸毒者或醉漢一起用餐、聊天,你會作何感想呢?下何結論呢?是否覺得這位傳道人太隨便,不識大體,甚至認定他必有問題。其實同樣的情況兩千多年前就曾發生在主耶穌身上,這位完全聖潔無罪的耶穌,竟然與好些稅吏和罪人一同坐席(太九10;可二15,路五29),耶穌這項破天荒的舉動,立刻引來法利賽人和文士的不屑和責難(太九11;可二16;路五30)。面對法利賽人的質疑,聖潔的主的回應,想必大為出乎他們的意料,為此,主鄭重地作了一項極為重要的宣告:「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可二17)路加更進一步地說明:「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五32) 身為一個「傳福音」的人,應該對主這項宣告有更深的認識和體會。宇宙間其實只有主耶穌是唯一聖潔無罪的人,所有世人在上帝眼中都是污穢有罪的人。人類除非認識到自己是罪人這個事實,才會重視福音的可貴,才能得著屬靈的醫治。主耶穌為我們立下一個榜樣,祂願意與罪人同席,顯示祂的憐憫和寬容。祂並不擔心自己與罪人為伍,會有損祂的榮耀、聖潔的本質,祂並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自己卑微,存心順服(腓二6~8)。祂來到人間,尋找醫治靈魂有病,受罪轄制的人。 很可惜,當年那些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和文士,他們無法了解耶穌為何如此作,他們所看到的是耶穌與不潔淨的罪人一起吃喝,而看不見耶穌如此作目的。多少時候,我們發現成為福音的拌腳石的,不是那些外邦人,而是教會中部份自認為靈命高深的,熱心服事的信徒,以根深蒂固的傳統和教條,來限制福音事工的發展,甚至因此無意間將某一部份的人排除在福音門外。當時主說:「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不知那些在場的法利賽人是否聽出主話語中的弦外之音,因為在上帝眼中,世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肯悔改的罪人,另一種是不肯悔改的罪人。難怪馬太特別提到主對他們說:「你們且去揣摩,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太九13) | |
默想 1.主與罪人同席吃飯是祂傳福音的一種方式,正如祂在雅各井旁向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一樣,為的是接近他們,用他們可以認同接受的方式,將祂的救恩臨到他們。主的身段何等柔軟,主的心胸何等寬厚,主的方式何等自在,這一切都是我們所該學習的。 2.多少時候,我們豈不也像法利賽人一樣固步自封、死守傳統和禮教,顧及面子,而忽略了愛的真諦和救恩的本質。求主開我們的心和眼,有更大的包容,更深的憐憫,更遠的看見。 | |
聖靈的應許 1.耶穌聽見,就對他們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纔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可二17) 2.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如今卻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的稱義。(羅三23~24) 3.祂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6~8) | |
在聖靈裏禱告 親愛的主阿!您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這是何等超越的愛,我們感謝您。奉主聖名,阿們!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