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3日 星期二

信心的恩賜(十九)——亞伯拉罕的經歷
經文:來十一8~10;17~19
鑰節:以上說:「祭物和禮物,燔祭和贖罪祭,是祢不願意的,也是祢不喜歡的(這都是按著律法獻的)」;以後就說:我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愆和他們的過犯。(來十8,17)
參考經文:創十二~廿五;羅四16~22;雅二23
提要
  亞伯拉罕一生信心之路,其實不是我們短短一篇提要就能說清楚的。根據希伯來書十一章所列舉的信心偉人,在論到亞伯拉罕之時,特別強調了他生命之中兩個最重要的抉擇,也是他信心之路兩個最重要的階段。讓我們集中焦點在這兩個事件中,思想亞伯拉罕對上帝的回應和行動,找出信心之鑰在哪裡,也盼望能看見真正信心的所在和意義。
  第一個階段是亞伯拉罕七十五歲時,上帝的呼召臨到他,對他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創十二1)這是信心的第一階段,就是「離開」。上帝為了將人分別為聖歸給祂自己,因此在屬祂的人身上所要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藉著呼召,叫人「離開」原來屬地的生活習俗,放下屬世的野心,捨去他天然的情感,為要得著主自己實現上帝在他身上的旨意,這就是為何主要對跟隨祂的人說:「捨己背起十字架來跟從我。」人若無法破碎捨己,就無法走上帝的道路了。而這其中最大的關鍵在於對上帝的信心和順服,即使前面的道路是陌生未知的,是崎嶇坎坷的,信心仍然沒有動搖,像亞伯拉罕一樣。
  第二個階段是亞伯拉罕接近一百二十歲之時,上帝要他將唯一獨生所愛的兒子以撒「獻上」,這是一種「完全奉獻」的信心,是一種「相信到底」的信心。這信心帶著絕對的順服,這順服卻建立在對上帝絕對的信心,因為他明知即將失去兒子,卻仍然對僕人說:「?.我與童子往那裡去拜一拜,就回到你們這裡來。」(創廿二5)因為他相信「上帝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羊羔。」(創廿二8)難怪希伯來書的作者論到亞伯拉罕當時的信心時,是這樣描述的:「他以為上帝還能叫人從死裡復活;他也彷彿從死中得回他的兒子來。」(來十一19)這是何等的信心,這信心若不是從上帝而來,人如何能得著這等信心的恩賜呢?
  從亞伯拉罕的身上我們看見信心的成長和發展,是藉著不斷的試驗和操練而來的,但在每一個最關鍵的時刻,上帝總會賜下那超然「信心的恩賜」,來補足我們信心的不足。
默想
1.「離開」是走信心道路的第一個階段,離開「本地、本族、父家」,雖然是不容易的,卻是必須的。所有一切舊有的依靠全得放棄,信心之路就是單單倚靠上帝,仰望祂的引導和幫助。
2.「完全的獻上」是信心道路的另一個階段,比「離開」更加困難。上帝似乎不僅要剝奪你所有的身外之物,連你的全人、最愛,祂都不放過。其實經過捨己破碎和倒空的生命,上帝才能把自己充滿你,基督的生命才能內住並且完全佔有你。你願意嗎?
聖靈的應許
1.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裡去。他因著信,就在所應許之地作客,好像在異地居住帳棚,與那同蒙一個應許的以撒、雅各一樣。因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上帝所經營所建造的。因著信,連撒拉自己,雖然過了生育的歲數,還能懷孕,因她以為那應許她的是可信的。(來十一8~11)
2.亞伯拉罕因著信,被試驗的時候,就把以撒獻上;這便是那歡喜領受應許的,將自己獨生的兒子獻上。他以為上帝還能叫人從死裡復活;他也彷彿從死中得回他的兒子來。(來十一17,19)
3.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創十五6)
在聖靈裏禱告
  親愛的主阿!求主叫我們不眷戀屬世界的名利地位,甘心放下屬世的野心,捨去他天然的情感,為要得著主自己,且在我們身上能成就上帝的旨意,情願捨己,背起十字架來跟從主。奉主聖名,阿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