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先知」的恩賜(七一)——亞迦布的經歷
經文: | 徒十一27~29;廿一7~14,31~33 |
鑰節: | 內中有一位,名叫亞迦布,站起來,藉著聖靈,指明天下將有大饑荒,這事到革老丟年間果然有了。(徒十一28) |
參考經文: | 徒十三1;十九6;羅十二6;林前十二10;十四13,29~33;弗四11 |
提要 從今日的鑰節我們得知,先知的職份和恩賜(弗四11),在初代教會中是相當普遍的。使徒行傳第一次提到先知的恩賜時說:「有幾位先知從耶路撒冷下到安提阿,內中有一位名叫亞迦布,站起來,藉著聖靈,指明天下將有大饑荒,這事到革老丟年間果然有了。」(徒十一28)後來他的預言果然應驗了,因此也引發了安提阿教會信徒,對耶路撒冷信徒的愛心捐獻。由此讓我們了解兩件事:(一)預言必須是藉著聖靈的感動、啟示、默示來說的。(二)說預言的目的必須是為了造就、安慰、勸勉、宣講上帝的旨意而有的。亞迦布的預言符合了這二個要件,也證明了聖靈確實將「作先知」說豫言的恩賜賜給他。 事隔十五年之後,使徒行傳再次記錄了亞迦布說豫言的事件,這次是針對保羅而說的(徒廿一10~11)。當保羅和他的同工要離開腓利的家去耶路撒冷時,從猶太下來的先知亞迦布要與他辭別,但內心靈裡實在沉重萬分,因為他從聖靈得了啟示,得知保羅此去必將為主受苦。所以亞迦布甚至拿保羅的腰帶,捆上自己的手腳,說:「聖靈說,猶太人在耶路撒冷,要如此捆綁這腰帶的主人。把他交在外邦人手裡。」保羅卻不肯聽從他的勸告,執意前往,既使在眾人苦勸之下,保羅的決心不為所動。保羅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這樣痛哭,使我心碎呢?我為主耶穌的名,不但被人捆綁,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願意的。」(徒廿一13)在此有兩件事值得我們思想的,一是亞迦布預言的目的,一是保羅得知預言之後的態度,其實他們都有聖靈的啟示,感動和同在。讓我們看見該撒利亞信徒及亞迦布的愛心,以及保羅對主的忠心。更重要的是他們都共同尊重上帝的旨意,也在禱告中彼此記念(徒廿一14 31~33)。 聖經對亞迦布的生平事蹟都沒記載,只記錄了他二次受聖靈感動說預言的事,但這已足夠讓我們明白,亞迦布是一位忠心順服上帝的僕人,並且是被聖靈充滿的人。他忠實完全地傳達聖靈對他的啟示,既使他的警告未被受話者接受,他也毫不氣餒,反而更多為其禱告。這樣的態度是每位領受「作先知」恩賜者所當學習的。 | |
默想 1.亞迦布對於保羅沒有聽從他的勸告,不但沒有任何不滿,反而更迫切地為他禱告,並且願意主的旨意成就。因為在他們憂傷的心靈中,仍然確信上帝的旨意終究是要得勝的。果然兩周之後,消息傳來,保羅安全地回到該撒利亞,雖然是囚犯的身份,卻仍然活著,亞迦布的擔憂轉為讚美。因此作先知的,即便所發出的警語無人接受,也要學像亞迦布不氣餒,仍迫切地禱告。 2.迦布二次的預言都是藉著聖靈說的,這是非常重要的原則,除非是藉著聖靈的感動,否則人不能隨便傳達上帝的旨意。 | |
聖靈的應許 1.當那些日子,有幾位先知從耶路撒冷下到安提阿。內中有一位,名叫亞迦布,站起來,藉著聖靈,指明天下將有大饑荒,這事到革老丟年間果然有了。於是門徒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捐錢,送去供給住在猶太的弟兄。他們就這樣行,把捐項託巴拿巴和掃羅,送到眾長老那裡。(徒十一27~30) 2.我們在那裡多住了幾天,有一個先知,名叫亞迦布,從猶太下來。到了我們這裡,就拿保羅的腰帶,捆上自己的手腳,說:「聖靈說,猶太人在耶路撒冷,要如此捆綁這腰帶的主人,把他交在外邦人手裡。」我們和那本地的人,聽見這話,都苦勸保羅不要上耶路撒冷去。(徒廿一10~12) 3.保羅說:「你們為甚麼這樣痛哭,使我心碎呢?我為主耶穌的名,不但被人捆綁,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願意的。」保羅既不聽勸,我們便住了口,只說:「願主的旨意成就便了。」(徒廿一13~14) | |
在聖靈裏禱告 親愛的主阿!我們願學像亞迦布,作個忠心順服上帝的僕人,並且被聖靈充滿。我們的生命願被基督替代,一生作您要我們作的,說您要我們說的。奉主聖名,阿們! |